close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成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根據瑪格麗特‧瑪勒等所發展出來『幼兒初期發展的客體關係模型』,
嬰兒在出生後一到兩個月,除了自己以外,除了自己以外,不會注意到
其他的人事物(自閉期);之後四道五個月時間進入所謂的共生期,
此時嬰兒開始能辨識周遭的人,但這些人並非獨立的個體,而是他的延伸。

接下來是兩、三歲左右的『分離-個體化』時期,幼兒開始與原初養育者分離,
漸漸建立起獨立的自我意識。在『分離-個體化』的過程中,幼兒開始劃分出
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線,而這項任務又被兩組衝突弄得很複雜,幼兒一方面想要
『自主的渴望』,一方面又想要『親密和依賴的渴望』;一方面『害怕被束縛』,
一方面又『害怕被拋棄』。

這時期的幼兒經過多次與父母分離又重聚的經驗後,發展出穩定的自我意識,
愛父母並信任父母,對他人也產生健康的矛盾情節。然而,邊緣人格者的幼年時期,
父母不是太早將幼兒推離(阻擾重聚的過程)或太晚將嬰兒推離本身(堅持幼兒
與父母保持依賴共生的關係),如此一來,邊緣人格者從未培養出自我獨立的情緒,
之所以長大後無法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,也正反映這段幼年時期的發展狀況。

生物化學的失調、神經學等,都可能造成邊緣人格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與飲食疾病的關係====================== 

由於邊緣人格者無法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,內心長期空虛,因此在面對壓力、挫折時
心理狀態會有一『內轉過程』(自己想辦法填補內心的空虛或精神折磨),因此容易
用『肉體的折磨』來減輕『精神的折磨』,或者使用『肉體的折磨』來證明自己存在。
此時患者會有割腕、厭食、暴食、濫用藥物、酗酒、性生活隨便等行為。此一『自傷』
行為實際上是患者的『自療』行為,用來平息內心騷動不安的情緒。

也就是說飲食疾病只是『自療』的其中一種表象。當患者厭食或暴食時,當下是滿足的,
或是這時可以讓患者忘了一些『精神上的痛苦』。

摘自『愛你,想你,恨你』第三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